首页 > 财务知识 > 为什么企业所得税那么高
为什么企业所得税那么高
最近很多做电商的老板抱怨企业所得税25%很高,因为没走公账,所以之前自己从来都不在意成本票的问题,但是现在平台都上报自己的收入,所以没有办法能减免成本,如果缴纳,需要按销售额全额缴纳,这是自己承担不起的。甚至有一些老板还说自己一分都不想缴纳,自己凭着本事赚的钱干嘛要交出去?
其实,这个是不对的,税收是国之根本,国家提供了法律保障和一个稳定的创业环境,如果创业的都想着不交税,那么国家的很多政策、民生工程将无法实施,为什么企业所得税那么高?就是让大家习惯开发票,比如去供应商拿货,开个发票,这属于成本,都是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的。
1. 它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支撑公共开支:企业所得税是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级)财政收入的关键来源。这些收入被用于:
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这些设施为企业运营提供了基础。
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国防、治安等,这些服务维持了社会稳定和人力资本质量。
社会保障:如养老金、失业保险等,这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安全网。
稳定的税源:相比于流转税(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与企业的盈利能力直接挂钩,被认为是衡量企业“支付能力”的一个较好指标,因此是相对稳定和公平的收入来源。
2. 调节经济和产业结构(政策性功能)
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法并非“一刀切”,税率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控工具。
差异化税率: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 的优惠税率。这是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小型微利企业:实际税负可以低至5% 或10%。这是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保障就业和经济活力。
特定区域:如海南自由贸易港、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也享受15% 的税率。
税收优惠政策: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一定比例(最高100%甚至更高)加计扣除,这相当于变相降低了税负,激励企业创新。
环保、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减免: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享受“三免三减半”(前三年免征,后三年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
所以,25%可以看作是“标准税率”,而针对国家想要鼓励的行业和企业类型,实际税负远低于这个水平。
3.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公平
利润再分配: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垄断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府可以将这部分利润的一部分进行再分配,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从而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与个人所得税的配合:如果企业所得税过低,企业主可能会选择将大量利润留在公司(而非以股息形式发放),以规避更高的个人所得税。保持一个合理的企业所得税率,有助于形成更公平的税负体系。
4. 国际比较与反避税考量
国际中等水平:从全球范围看,25%的企业所得税率属于中等水平。许多发达国家的税率更高(如法国约25%,德国约30%,日本约23.2%-30.62%),而一些“避税天堂”和为了吸引投资的国家税率则很低(如爱尔兰12.5%,新加坡17%)。中国的税率设定考虑到了国际竞争力,既不过高导致资本外流,也不过低导致财政收入不足。
打击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随着全球化深入,跨国企业利用各国税率差异进行避税的问题日益严重。保持一个主流的、合理的税率,并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合作(如CRS共同申报准则),有助于防止利润被不当转移出境,维护国家的税收主权。
如何看待“高”的问题?
名义税率 vs 实际税负:虽然名义税率是25%,但由于各种税收优惠、税前扣除、地方性返还等因素,很多企业的实际有效税率是低于25%的。对于能够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和中小企业),税负感并不会那么强。
税负的综合性:中国企业感受到的“税负重”,往往是综合性的,即除了企业所得税,还包括:
增值税:这是企业最大的税负之一,虽然理论上由消费者承担,但在流转环节对企业现金流影响巨大。
社保缴费:企业需要为员工缴纳较高比例的社保费用,这被很多企业视作一种“隐性税负”。
营商环境的改善: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行减税降费,包括降低增值税税率、提高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等,旨在切实降低企业负担。
其实,这个是不对的,税收是国之根本,国家提供了法律保障和一个稳定的创业环境,如果创业的都想着不交税,那么国家的很多政策、民生工程将无法实施,为什么企业所得税那么高?就是让大家习惯开发票,比如去供应商拿货,开个发票,这属于成本,都是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的。
1. 它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支撑公共开支:企业所得税是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级)财政收入的关键来源。这些收入被用于:
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这些设施为企业运营提供了基础。
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国防、治安等,这些服务维持了社会稳定和人力资本质量。
社会保障:如养老金、失业保险等,这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安全网。
稳定的税源:相比于流转税(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与企业的盈利能力直接挂钩,被认为是衡量企业“支付能力”的一个较好指标,因此是相对稳定和公平的收入来源。
2. 调节经济和产业结构(政策性功能)
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法并非“一刀切”,税率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控工具。
差异化税率: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 的优惠税率。这是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小型微利企业:实际税负可以低至5% 或10%。这是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保障就业和经济活力。
特定区域:如海南自由贸易港、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也享受15% 的税率。
税收优惠政策: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一定比例(最高100%甚至更高)加计扣除,这相当于变相降低了税负,激励企业创新。
环保、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减免: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享受“三免三减半”(前三年免征,后三年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
所以,25%可以看作是“标准税率”,而针对国家想要鼓励的行业和企业类型,实际税负远低于这个水平。
3.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公平
利润再分配: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垄断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府可以将这部分利润的一部分进行再分配,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从而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与个人所得税的配合:如果企业所得税过低,企业主可能会选择将大量利润留在公司(而非以股息形式发放),以规避更高的个人所得税。保持一个合理的企业所得税率,有助于形成更公平的税负体系。
4. 国际比较与反避税考量
国际中等水平:从全球范围看,25%的企业所得税率属于中等水平。许多发达国家的税率更高(如法国约25%,德国约30%,日本约23.2%-30.62%),而一些“避税天堂”和为了吸引投资的国家税率则很低(如爱尔兰12.5%,新加坡17%)。中国的税率设定考虑到了国际竞争力,既不过高导致资本外流,也不过低导致财政收入不足。
打击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随着全球化深入,跨国企业利用各国税率差异进行避税的问题日益严重。保持一个主流的、合理的税率,并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合作(如CRS共同申报准则),有助于防止利润被不当转移出境,维护国家的税收主权。
如何看待“高”的问题?
名义税率 vs 实际税负:虽然名义税率是25%,但由于各种税收优惠、税前扣除、地方性返还等因素,很多企业的实际有效税率是低于25%的。对于能够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和中小企业),税负感并不会那么强。
税负的综合性:中国企业感受到的“税负重”,往往是综合性的,即除了企业所得税,还包括:
增值税:这是企业最大的税负之一,虽然理论上由消费者承担,但在流转环节对企业现金流影响巨大。
社保缴费:企业需要为员工缴纳较高比例的社保费用,这被很多企业视作一种“隐性税负”。
营商环境的改善: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行减税降费,包括降低增值税税率、提高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等,旨在切实降低企业负担。
立华星财务目前全国各地均有分公司以及合作机构办理各种财税业务,我司业务涵盖:公司注册,代理记账,商标注册,工商变更,进出口权,出口退税代办等多元化业务,如有需要可拨打电话18820806866(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