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银行与电商是合作还是竞争?
银行与电商是合作还是竞争?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各大电商纷纷崛起,但银行电商作为电商大家族的一员却总是被人们忽视。银行电商相比京东、苏宁、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起步较晚,发展远远比不上。如今银行与电商确有相爱相杀的特征,他们之间是合作还是竞争,今天就来讨论一下他们到底怎么了?
  
一、银行做电商有什么优劣势?
  
银行系电商有着较为明显的业务优势:
  
一是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与传统电商截然不同,传统电商的利润来自于销售产品的手续费、广告费以及导流的费用等。银行电商平台主要还是依靠提供金融服务来获取收入,比如支付通道的收入、融资服务的收入等。这种收入优势较为明显。
  
二是银行系电商的资金成本更低。银行系电商由于有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优势,所以能够用更低的资金成本获取较大的资金来源,从而在很多电商需要烧钱的市场上有着较大的优势。
  
三是银行系电商的消费金融业务更加成熟,有类似于信用卡积分、消费信贷这样的产品,从而比一般的传统电商更有优势。
  
与此同时,银行电商的劣势也是非常明显:
  
一是银行系统流程冗长,用户体验不佳。银行系统由于长期风控管理较为严格,流程较长,导致银行电商产品无论是服务还是产品流程都长于传统电商,流程过长导致了电商的用户体验不佳。
  
二是银行系的客户流量导入手段单一。电商发展的核心就是流量,但是银行系电商的客户流量导入手段较为单一,缺乏互联网电商的灵活营销公关方式,从而导致了销量的不佳。
  
三是银行电商的发展路径不明。银行电商一直都是将电商业务作为自己的金融业务辅助手段,这也导致了电商业务一直没能作为银行的主营业务,不受重视的结果就是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这也导致一直发展较为缓慢。
  
二、电商做银行谁也挡不住?
  
电商企业布局民营银行已经成为现阶段的一个发展趋势,对于传统银行来说,影响也是较大的:
  
一是电商企业手上掌握着明显的流量资源。像阿里、苏宁这些电商企业手中都拥有着海量的用户流量资源,这些资源为其发展金融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低粘性、低频次的金融交易所难以具备的优势。
  
二是电商民营银行机制灵活。电商民营银行的机制较普通商业银行的机制更为灵活,用户体验也更佳,所以民营银行的进入给之前商业银行的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就像鲶鱼效应一样,让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向着更加灵活的方向转移。
  
三是电商民营银行的发展更加互联网化。民营银行的发展更加依托于手机和互联网,互联网化的银行形式在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全面互联网化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给很多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交易提供了蓝本。
  
三、最近电商与银行的一系列合作是各怀鬼胎吗?
  
在银行做电商,电商玩银行的同时,今年以来银行和电商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2017年的最近这半年多来,中国金 融界与互联网界的跨界合作似乎是层出不穷:三月初,中国建设银行牵手阿里;6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携手京东;6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联合百度;6月22日,中国银行联姻腾讯;8月22日,交通银行正式与苏宁、苏宁金服缔结战略合作协议。
  
从一般的情况来说,商业银行与电商企业合作几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让其经营电商有着一定的困难,通过合作的形式将比较好的解决原先的难点,但是既然是两个企业之间,那么很难在合作上真正实现一致行动,电商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诉求并不相同,如果商业银行只是为电商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话,双方可能还可以进行较好的合作,但是一旦银行也想介入电商业务,那么不可避免的,银行与电商的冲突就会产生。
  
所以,商业银行与电商之间是一个竞争合作博弈的关系,如何处理还是要看银行与电商的真正合作协议是怎么样的?银行和电商的相爱相杀也正是引发了中国商务与金融的不断融合促进,最终得益的其实还是消费者们。
      
      
      
      一、银行做电商有什么优劣势?
银行系电商有着较为明显的业务优势:
一是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与传统电商截然不同,传统电商的利润来自于销售产品的手续费、广告费以及导流的费用等。银行电商平台主要还是依靠提供金融服务来获取收入,比如支付通道的收入、融资服务的收入等。这种收入优势较为明显。
二是银行系电商的资金成本更低。银行系电商由于有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优势,所以能够用更低的资金成本获取较大的资金来源,从而在很多电商需要烧钱的市场上有着较大的优势。
三是银行系电商的消费金融业务更加成熟,有类似于信用卡积分、消费信贷这样的产品,从而比一般的传统电商更有优势。
与此同时,银行电商的劣势也是非常明显:
一是银行系统流程冗长,用户体验不佳。银行系统由于长期风控管理较为严格,流程较长,导致银行电商产品无论是服务还是产品流程都长于传统电商,流程过长导致了电商的用户体验不佳。
二是银行系的客户流量导入手段单一。电商发展的核心就是流量,但是银行系电商的客户流量导入手段较为单一,缺乏互联网电商的灵活营销公关方式,从而导致了销量的不佳。
三是银行电商的发展路径不明。银行电商一直都是将电商业务作为自己的金融业务辅助手段,这也导致了电商业务一直没能作为银行的主营业务,不受重视的结果就是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这也导致一直发展较为缓慢。
二、电商做银行谁也挡不住?
电商企业布局民营银行已经成为现阶段的一个发展趋势,对于传统银行来说,影响也是较大的:
一是电商企业手上掌握着明显的流量资源。像阿里、苏宁这些电商企业手中都拥有着海量的用户流量资源,这些资源为其发展金融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低粘性、低频次的金融交易所难以具备的优势。
二是电商民营银行机制灵活。电商民营银行的机制较普通商业银行的机制更为灵活,用户体验也更佳,所以民营银行的进入给之前商业银行的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就像鲶鱼效应一样,让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向着更加灵活的方向转移。
三是电商民营银行的发展更加互联网化。民营银行的发展更加依托于手机和互联网,互联网化的银行形式在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全面互联网化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给很多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交易提供了蓝本。
三、最近电商与银行的一系列合作是各怀鬼胎吗?
在银行做电商,电商玩银行的同时,今年以来银行和电商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2017年的最近这半年多来,中国金 融界与互联网界的跨界合作似乎是层出不穷:三月初,中国建设银行牵手阿里;6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携手京东;6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联合百度;6月22日,中国银行联姻腾讯;8月22日,交通银行正式与苏宁、苏宁金服缔结战略合作协议。
从一般的情况来说,商业银行与电商企业合作几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让其经营电商有着一定的困难,通过合作的形式将比较好的解决原先的难点,但是既然是两个企业之间,那么很难在合作上真正实现一致行动,电商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诉求并不相同,如果商业银行只是为电商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话,双方可能还可以进行较好的合作,但是一旦银行也想介入电商业务,那么不可避免的,银行与电商的冲突就会产生。
所以,商业银行与电商之间是一个竞争合作博弈的关系,如何处理还是要看银行与电商的真正合作协议是怎么样的?银行和电商的相爱相杀也正是引发了中国商务与金融的不断融合促进,最终得益的其实还是消费者们。
         
          立华星财务目前全国各地均有分公司以及合作机构办理各种财税业务,我司业务涵盖:公司注册,代理记账,商标注册,工商变更,进出口权,出口退税代办等多元化业务,如有需要可拨打电话18820806866(微信同号)。
          
           
      
        
  
      - 11/04 [政策] 注册公司资金使用的要求
 - 11/04 [立华] 公司注册前需要什么手续
 - 11/03 [政策] 公司转让给别人后还有风险吗
 - 10/31 [行业] 需知:挂名做法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 10/31 [行业] 子公司和分公司应该怎么选择
 - 10/30 [行业] 过桥垫资与过桥贷款是什么意思
 - 10/30 [政策] 公司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 10/30 [政策] 注册地和经营地不一致允许的情况
 - 10/29 [政策] 外国人能在中国当法人吗
 - 10/29 [政策]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以及人力资源外包三者之间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