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方法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方法
什么是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方法有哪些?关于这些问题,下文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方法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15000元的 不超过14250元的50
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10750
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203750
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309750
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9750元的部分3514750
注:1.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成本、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此处的成本、费用,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说的损失,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相关法律规定: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6〕162号)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者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
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口径的通知》(国税函〔2006〕1200号)第一条第五款规定:“个体工商户按照征收率核定个人所得税的,将征收率换算为应税所得率,据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 10/17 [政策] 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条件、流程、提交材料大全
- 10/17 [政策] 男人应该支持女性创业吗
- 10/16 [行业] 家里地址被别人注册公司了怎么办
- 10/16 [行业] 广州守合同重信用申请好处、条件以及流程
- 10/16 [行业] 普通人挣一百万元要多少时间?
- 10/16 [政策] 如何查看自己企业是否异常以及移除目录方法
- 10/16 [政策] 公司运营过程中股东想退股怎么办
- 10/16 [行业] 代办纳税申报哪家强,广州找立华星
- 10/15 [政策] 电商新规什么是“五流一致”
- 10/14 [政策] 2025年在广州做餐饮行业还好吗